ETF发行规模创新高 赛道与时机成决胜关键
数据显示,按成立日计算,截至12月20日,今年以来已发行271只ETF,发行规模达到1876亿元,创同期历史新高。
◎记者 朱妍 ○编辑 黄淑慧
2021年A股的频繁波动,为ETF这类工具型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。数据显示,按成立日计算,截至12月20日,今年以来已发行271只ETF,发行规模达到1876亿元,创同期历史新高。不过,在ETF新发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,一些存续产品却在流动性欠缺等因素的影响下,沦为迷你基金甚至被迫清盘,ETF市场的优胜劣汰正愈演愈烈。
今年可谓ETF的“发行大年”,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。比如,今年6月科创创业50指数发布后,就有诸多基金公司争相布局双创50ETF;10月,华夏、南方、易方达、汇添富四家头部公司发行了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;11月,首批增强型ETF也已面世。
然而,尽管ETF发行如火如荼,“丛林法则”却越发严酷。数据显示,今年ETF平均首发规模仅为6.9亿元,触及近9年来的同期最低值。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共有192只ETF首发规模低于5亿元,占新发产品的七成以上。
此外,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场共有210只ETF是规模低于2亿元的迷你基金,其中130只规模不足1亿元。与快速新发对应的是,“末位淘汰”也在延续。今年以来,共有21只ETF由于触发合同终止条款或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被清盘。
“大型基金公司无论是在ETF创新型产品的申报上,还是在发行后的后续运营上,都具有更大的优势。中小基金公司在宽基类ETF领域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,即便是在一些细分领域,市场空间也已经被一些先入场的产品牢牢占据。在ETF这类被动型产品上,马太效应是很难逆转的。”某中小基金公司指数型基金经理说。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热门赛道的产品发行尤为拥挤,比如新能源、低碳类ETF发行了约20只,但这些产品的规模却千差万别,在一些产品规模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,另一些产品已经沦为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。
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,国内市场虽然ETF数量多,但是扎堆发行的现象明显,部分产品流动性也不足,所以面临规模不振的问题。不过,若能率先布局一些尚不拥挤的优质细分赛道,再等待时机出击,仍是赢得竞争的“无上法门”。
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,目前有不少尚未发行过的细分赛道ETF产品正在申报中,包括风能、核能、航运等ETF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发行时机有时也会决定一款细分赛道ETF的“成败”。“ETF基金的发行上,赛道选择固然很重要,但这类被动产品的建仓时点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获得感。以医药行业为例,尽管经历了近半年的大幅调整,但由于赛道较为优质,其中的细分领域ETF若在近期的低位启动发行,会更利于产品未来打开市场。”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陶曙斌说。
0人
- 每日推荐
- 股票频道
- 要闻频道
- 港股频道


- 两大利好来了!涉及AI和“中字头”
- 掌阅科技:正在接入AI大模型进行内容生成的Prompt Engineering工作
- 日本多名国会议员正准备提案禁止TikTok,外交部:中方反对
- 【机会挖掘】我国旅游市场快速升温 旅游板块或受关注
- 涨停复盘:创业板指缩量跌1.2% 石油股全天强势
- 年内第6家了!大基金再度出手减持
- 机构论市:多看少动 耐心等趋势明亮后再行定夺
- 今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 电池级碳酸锂跌4000元/吨
-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
- ChatGPT-4重燃热点同时伴生风险 AIGC侵权问题何解